• 香 港 09:42:46    
  • 纽 约 21:42:46    
  • 芝加哥 17:20:25
  • 伦 敦 02:42:46    
  • 东 京 10:42:46    
  •  09:42:46
研究中心
债券研究首页 > 研究中心 > 债券研究 >
人民日报罕见唱多债市 政策呵护重点“由股转债”?
2015-06-16 11:45:27   来源:   点击:
人民日报在6月15日发表了一篇题为《政策利好消息频现 债市“轮子”动起来》的报道,称推动债券市场驶入快车道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最近一段时间,债券市场政策利好消息频现:5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取消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流通审批,简化债券银行间上市程序,提高上市交易流通效率。5月27日,发改委发布《关于充分发挥企业债券融资功能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通知》,放宽城投类企业债发行条件,加快以债券为代表的直接融资发展。

截至2014年末,我国债券市场余额超过35万亿元,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余额占全部债券余额的94%。截至今年4月末,债券市场总托管余额为37.3万亿元,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余额为34.6万亿元,占债券市场总托管余额的92.7%。


 

兴业证券宏观分析师王涵在报告中指出,政府的重心可能正在从股市转向债市:一方面,股市经历了近1年的快速上涨之后,各种声音讨论的话题已经从一年前的“A股还有希望吗”,变成了“A股是否有泡沫”,这应该已政府对于股市“过冷”的担忧下降。近期A股市场(尤其是创业板)大幅波动,但我们不再看到官方媒体及领导人通过各种声音对股市“呵护”,可能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另一方面,政府“保增长”的声音开始走高,一方面强调财政发力(这需要贷款支持),另一方面通过PSL解决银行期限久期错配压力等实质性行为,可能都意味着短期内政府的主要工作将是“稳增长”、以及与之相关的债权融资。

兴业强调,其并不认为这是“走老路”,中长期通过股市助力经济创新仍是大方向,但阶段性政策呵护的重点从股市转向债市,将是大概率事件。这种转变的逻辑在于,托底靠债权融资、转型靠股权融资,现在股权市场热度可能已达到政府“目标位”。未来无论是存量债务滚动、还是经济托底,都更多依赖债权融资。

 

从经济结构转型角度来说,为培育新增长点,金融资源必须向新兴产业倾斜。而新兴产业的高风险、高不确定性,意味着股权(风投)模式是解决新兴行业融资的主要手段。但与此同时,为保证经济不出现系统性风险,中国存量超过100多万亿的债务,必须保证能够顺利维系,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债权市场就是必然需要稳定的方向。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股市、债市,政府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从去年官媒对股市的“呵护”,到今年政府官员定调“资金进股市也是进实体”,政策在过去一年左右的时间内,不断为股市造势,结合各类流动性、金融开放等政策的配合,股市异常火爆。但与此同时,我们观察到存量债务问题仍然有待解决,一方面,地方政府债务存续仍存在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在股市高收益、银行负债端不稳定等因素下,银行信贷投向实体的动力不足。相对于股权市场来说,包括贷款在内的债权融资并未出现快速回暖迹象,股、债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的现状。

\

当前债市表现持续低迷,从5月下旬以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了约20BP。万亿地方政府置换债带来的供给压力,以及新股申购等资金面的压力,都令债市陷入进一步调整的阴霾之中。除却短期偏空因素,我国债券市场想要发展壮大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人民日报》报道援引交通银行金融市场中心高级分析师徐跃红的观点指出了三点问题:


 

1,我国的债券市场参与者以商业银行为主,类型单一。

以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如美国,银行持债比例约为13%;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如日本和德国,银行持债比例约为37%和32%。“我国商业银行持债比重从1999年的99%降至近期的64%,仍远远高于发达国家水平。”徐跃红说,这种银行独大的状况导致市场极易形成同质预期和单边市,影响市场发展深度。
 

2,债券市场存在多头管理。

当前,我国的债券审批发行涉及多个部门,如发改委管理企业债发行,证监会管理公司债发行,人民银行下属的交易商协会管理短融中票等,影响了发债效率。多头管理也容易导致监管部门各自为政,比如,债券市场被分割为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两个市场之间仍未完全打通,一些部门自建场外债券市场或准债券市场,造成重复建设。

3,我国的国债收益率曲线也有待完善。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特别提到要“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目前,我国的国债品种和期限结构仍不合理,中期国债占比过高,1年以下短期国债和10年以上长期国债占比较低,而且国债换手率较低,流动性较差,影响其收益率的稳定性和权威性。



来源:华尔街见闻

 
分享到: 收藏

网站首页 | 關於中融 | 中融證券 | 中融期貨 | 中融资管 | 客户服务 | 聯系我們 | 研究中心 | 下載專區 | 免責聲明 |

©2023 中融國際